2010年8月4日 星期三

鄉情報導ー口湖牽水狀之榮景

 


口湖鄉的民俗特色,有別於鹽水的蜂炮、平溪的天燈、頭城的搶孤


這些耳熟能詳的活動,或有單純祈福;或有驚險刺激


但牽水狀卻是一種帶有慎終追遠的意涵


儘管「牽」的動作僅有輕輕一摸而已


 




 


P1110659拷貝.jpg




水狀一詞來自大陸福建沿海地區的習俗


它一種超渡亡魂的習俗,欲超渡的對象是屬於意外死亡的類型


而此習俗又分為「血狀」及「水狀」


其中血狀是超渡不幸因難產而死亡的婦女;水狀則是死於水難的罹難者


不論是何種,都是藉以超渡亡魂,早日脫離淪為孤魂野鬼之苦


《台灣漢語字典》(許成章  著)的〈關水狀考〉一文中對水狀的解釋是:


「向水官大帝訴述受災苦況,請宥其枉死,助其轉世之疏文。」


而狀此字,許先生將之解釋成如同向皇帝告御狀之意


 


據文獻記載,在口湖的牽水狀儀式中的三函五道,就是道士具狀奏請主管上(天上)、中(地上)、下(水上)的尊神


,准予赦免這些因水難冤死的亡魂之罪,使能自水中上陸地來接受超渡上昇仙界(極樂世界)的一種申請手續。


 


那麼牽水狀的過程有哪些步驟呢?以下將簡述之:




(1)糊狀


為製作水狀。水狀以細竹條編紮,外糊白色紙,呈長圓形


在四方十字交叉的竹條上端,各綁著一枝小三角旗,四方各邊上中下共貼上十二尊神祇的紙像


底層為觀音和善才、良女,主慈救難;再上一層為城隍和牛頭、馬面,主區判善惡;再上則為大鬼和二名小鬼,主看守獄門;而最上的層則為境主和山神、土地,主當境主者;此外還有作男、女兩紙像。


P1110672.jpg


1▲水狀之外觀


狀.jpg


2▲水狀上的各個紙像


早期的牽狀方式,是在狀上寫下亡者姓名,並驅以旋轉,以旋轉代表轉法輪,助其脫離苦海,來到上昇仙界。


現在則是寫上捐贈者姓名,旋轉也改為觸摸。而糊狀地點也由從各家自行製作,在祭祀日當天送至萬善祠演變為由道士集體製作


顏色也由早期的白色,逐漸變為多色系


(2)引靈就位


由道士主持迎請之禮,迎請萬善祠的神像、香爐至預先搭好的法會道壇


其中神像代表神明鎮壇、鑒禮之意,香爐則象徵所有水魂已就位在此同受超渡。


接著進行開光點眼,正式執行鎮守道壇的任務。


(3)發奏表文


奏表是向諸天、三界稟明這場法事的旨意,並求上蒼療佑合境人民平安


接著由道長宣讀〈無上金書發表科儀〉將參與者的名單呈送上蒼知曉,求賜禎祥福祉


,然後行三獻禮,再宣關、化財,這就是「發奏表文」的過程。


(4)燃放水燈


放水燈的含意即邀引水中孤魂前來接受普渡超昇。因為要超渡溺水眾魂,故而有其必要性。


水燈就位完畢後,便放置備好的船筏,運離岸邊,再插香點燭,放於水上。以燭的光芒引水魂上岸


放燈後,隨拜人員會沿途插香作為「指引標幟」來指示冥路,使用水壺沿途撒水,以示開水路


指引水魂前來聞經聽懺,接受普施。


(5)放赦


世稱「走赦馬」或「放赦馬,它的含意是道士以仲介身蛗央請赦官攜帶赦書


騎著馬揚鞭啟程,下地府懇請酆都大帝(即地藏王菩薩)開釋亡靈,並請救苦夾尊、普化天尊運用法力濟渡幽魂,赦免罪愆。


以現代說法則是將冤情向相關單位申訴,而得到赦免之意。


(6)誦經禮懺


在一般的超渡法會,必經的過程中就有誦經一項,其主旨為超渡或赦罪,非慰靈即敬獻,藉以增加亡靈之功德。


(7)起狀與牽狀


原先的牽狀是有被牽引者及牽引者的特定對象,但對於「萬善同歸」的受難者而言,是無法一一寫上他們的名字


因為水災的年代,死難者的大體大多無法辨認,這是被牽引者的方面


在牽引者方面,由於水災至今已屆一百六十五年,牽引者已繁衍成難以數計的後裔。


故在狀上只寫下牽引者的姓名,表示對罹難的先人一種追思,這是口湖牽水狀獨有的特點。




P1110623.jpg


3▲水狀上的姓名,乃是牽引者的姓名


 


而起狀的含意,便是請水魂們上岸,以準備接受祭拜。


首先將竹竿貫穿七枝水狀(早期是九枝),接著將竹竿立於盛水的瓷碗上,表示在水中


竹竿是提供水魂扶持之用,在水狀下面另放置幾樣物品,其意義如下:


a.芭蕉(或水蕉、竹欉等):蕉取台語諧音「招」之意,即招魂,供水魂攀爬上岸之用。


b.牛嘴籠(原使用雞龍):供水魂援手上岸。


c.公雞:預知水魂是否上岸,上岸時公雞會驚鳴啼叫。(寓報時辰之意)


d.水缽(內盛淡水,另置枃子):供水魂上岸後洗手洗腳用。


e.竹椅:供水魂洗手腳時用。


f.衣服、木屐或拖鞋:供水魂穿用,以便行走。


g.魂船:用紙摺成,渡遠地水魂上岸用。


h.掃帚:象徵為水魂掃淨之用。


i.米篩或黑傘:供水魂遮天之用,以避強光及穢邪之氣。


在起狀的過程,還有道士手持「招魂幡」,以招引水魂,當道士拜誦科儀之後,七座水狀各由兩位莊民牽引旋轉


道士在旁吹角成聲引魂,號召水魂儘速上岸。這是起狀的過程




nEO_IMG_P1180640.jpg


4▲起狀前,所有道具皆已備齊,儀式準備開始




七座水狀經過旋轉,象徵所有水魂皆已上岸。


接著排列成行的群眾將排好的狀一枝枝的觸摸下去,表示每枝狀者都發了(啟動)


水魂已由水底浮昇,隨狀被拯救超昇。


然後在道長的主持之下,在水狀附設案排香,先行誦唸〈無上拔度水狀科儀〉


意即迎請上中下各方的主宰者,赦免水魂的罪愆,准予上昇至仙界去逍遙。


然後由道長帶領道士們一一牽狀


之後再由其他民眾觸摸水狀,即代表牽引旋轉


這就是牽狀的過程,也是整個程序中的重頭戲


 


以現代觀點來看,牽水狀就是向法院或調解委員會遞出的申訴書


道士如同代書或律師;所請的各方尊神,就如法官那樣


至於牽引者與被牽引者呢?筆者認為像是藝人與經紀人那樣的關係


nEO_IMG_P1180651.jpg


5▲起狀後,信徒們便可開始牽水狀


P1110646.jpg


6▲道士們一一觸摸水狀,其他民眾隨即跟隨其後


image184.JPG


7▲民眾們牽水狀的情形(1995年攝)


P1110653.jpg


8▲由高處向下拍攝牽狀的過程


 






 


▲水狀現場全景錄影


 


在牽狀過程中,有時會發生一些小插曲,如水魂附體


不論是真是假,都會成為鎂光燈下的焦點


這時被攝者宛如成為明星般,讓攝影師盡情的構圖


只是少了麥克風和疾如風的記者罷了




P1110630.jpg


9▲牽狀過程中的小插曲,這時不論是手持小相機還是單眼,都會爭先恐後的按下快門




P1110693.jpg


10▲在水狀陣旁,還有委員會製作的導覽解說板




(8)淨筵普施


水魂經水燈的指引、牽水狀的牽引上岸後,便要到道壇聽經聞法,接受道士的超渡和境民的豐盛普施。


而負責準備祭品的便是在口湖鄉內的所有居民了


不論是金湖、台子還是蚶仔寮,皆擺出各式各樣的山珍海味,歡迎水魂前來享用


道士們則是負責逐戶巡筵、淨化孤品使祭品乾淨可食,另設有「救苦台」,登台說法和誦經招魂


使十方諸魂(包括三軍將士、四生六道、有靈無嗣、男女孤魂等)皆能聞經超渡和享用祭品




P1110805.jpg


11▲道士們到各個家戶逐戶巡筵、淨化孤品


P1110806.jpg


12▲家家戶戶為歡迎水魂,均擺出山珍海味的豐盛祭品


 


 


(9)倒狀


經過以上的程序之後,接著道士們開始送孤、倒狀。將水狀推倒之意為功德圓滿。


道士們以法師之身分執行,雙手握著法器。一位道士右手執七星劍,左手握靈角,另一位敲鑼開路。


手握靈角的道士不斷吹號驅趕,舞動七星劍劃過狀身,接著法師以法器撲打地面和狀身,以驅送頑魂離去


完成此儀式後,最後便是將水狀用火燒盡,此謂「燒狀」也。


(10)謝壇送神


此儀式為道教任何陰陽法事的最後儀式。為的是酬訓諸聖眾神的相助。


首先由道士在壇內拜誦〈謝聖酌獻科〉,膾後鳴炮燒金結束一年一度的超度法會


 


以上便是道教的牽水狀過程,此外,口湖鄉萬善同歸的祭祀方式還有佛教與儒教的法會


佛教為梁皇功德法會;儒教則是舉行公祭與挑飯擔(此在下寮仔萬善爺廟才有)




P1110772.jpg


13▲在金湖萬善爺廟所舉行之梁皇功德法會,其排場為佛教的形式




從早期的水災,演變成現在的慶典


不但可以欣賞牽水狀,轉動的力與美


祭祀過後的祭品更成為居民的五臟廟之一


或許這是當初受難者與受難者家屬所料想不到的


每一次的牽水狀,有一份的欣慰與歡喜


但也有無法面對的隱憂


 


一百六十五年前,下湖港風雲變色,甫成水鄉澤國


一百六十五年後,口湖鄉還是得面對地層下陷、豪雨暴淹的危機


近年來因養殖漁業的興隆,讓地下水不停被地抽取


卻也讓居民的屋子,一年年的下陷


每年的颱風或豪雨,讓口湖鄉成為「逢雨必淹」的水鄉


但這是我們所不樂見的,相信萬善爺也是這麼認為



因此,在歡慶一年一度的祭典之餘


是否也要多關心故鄉的淹水問題,進而尋找解決之道呢?


在此祈禱萬善爺、萬善媽能給予恩惠


讓口湖鄉脫離淹水的苦難!


 


參考文獻:


萬善同歸之歷史與祭祀-牽水狀的特殊民俗 曾人口撰 雲林縣萬善同歸牽水狀文化維護協會 民九十九年(2010)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