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3日 星期二

鄉情報導-今日的口湖萬善祠現貌

瞭解口湖鄉的歷史之後,那麼今天的口湖鄉會是什麼樣貌呢?


代代相傳的牽水狀又有什麼變化?供奉的神祇至今仍否還安在?


後代子孫是否有遵循著祖先們的教誨呢?


 


 


P1180647拷貝.jpg


 


口湖鄉公路網拷貝.png


 


口湖鄉位於雲林縣濱海,外海有知名的外傘頂洲


向北為四湖鄉,南為嘉義縣東石鄉,東為水林鄉


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口湖鄉的地理環境曾多次變動


主因是此地為河流沖積扇,流經此地的北港溪、牛挑灣溪是沖出口湖之土壤不可或缺的功臣


 


在境內的居民,早期靠捕魚、採蚵仔為生


自從引進以抽取地下水來養殖魚苗後,大多數居民紛紛採用之。


因此讓口袋裡的小朋友多了好幾張,但也讓自家土地一年一年的下陷之中


每年的颱風暴雨,便是他們苦痛的日子


示意圖中的溼地,在某個強力颱風的灌水之下,境內的積水至今仍無消退之象


 


本篇要介紹的,是上篇文章中稍提出之萬善祠及牽水狀之現況


P1110549.jpg


1 口湖鄉內之景觀,道路兩旁多為魚蝹所圍住,開在路上便有在海上駕駛之錯覺


 


nEO_IMG_P1180618.jpg


2▲成龍溼地之景觀,電線桿下方原為道路,颱風過後便就此沉沒水中


 


口湖蚶仔寮萬善祠


在上篇歷史概說中,萬善祠原為一間小廟,在後代子孫的努力之下,逐漸改建為大廟


後因萬善祠交通不便,遂有地方人士提出遷廟的建議


經多次交涉後,決議將分靈新建一大廟,此廟即後來之金湖萬善爺廟


而兩廟之祭祀習俗則如出一轍,皆是在每年的農曆六月初八進行祭典


 


萬善祠方位為坐東南朝西北,外觀採用北方宮殿式設計,內部則是閩南傳統寺廟裝飾


在建築結構上,將主殿架高,而形成兩層樓,殿前使用常見的寺廟階梯


欲前往拜祭之信徒,必須爬上階梯方能進入主殿


這樣的設計是寓為「步步高陞」之意


(不過下階梯的意思為何?)


主殿下方之閱覽室,則是放上由口湖鄉內之國小學童所繪畫而成的畫作


藉由以童心作畫,繪出對口湖鄉的風景文采,擺脫一往水劫後的悲悽


水狀、萬善祠、魚蝹,統統成為畫中可愛的迷你物件


讓人對童趣發出會心一笑


(在此向各位讀者致歉,由於沒有取得畫作之照片,故僅能以文字敘述之,尚祈見諒!)


 


P1110701.jpg


3▲萬善祠之外觀,採北方宮殿式設計


P1110702.jpg


4▲主殿架高並在前方使用傳統寺廟之階梯,欲參拜須爬上階梯方能進入


nEO_IMG_P1180658.jpg


5▲在廟宇柱子前方、天花板之邊緣,兩邊各有刻上的「萬善同歸」字樣


 


廟內供奉的主神,除上篇提過的萬善爺,尚有萬善媽、黑犬將軍等神祇


主殿內兩旁的設計與一般寺廟大不相同


一般寺廟內兩旁的牆壁之壁畫,多使用神仙吉祥圖案或以歷史人物為背景的忠孝故事為題材


然萬善祠卻捨棄了這種設計,改以在地的口湖歷史、萬善爺神話傳說及下湖港昔日榮景為主


信徒們除了參拜萬善爺等神祇外,還可以向上眺望,藉由壁畫想像六七水災的畫面


 


廟的正門上,繪的不是傳統的門神,而是廿四氣節氣的代表神明


節氣在這時代已甚少使用,但它仍是台灣氣候不可或缺的指標


每隔十五天便更換一個節氣,是它的規律


 


牆壁上的小白板,貼滿了密密麻麻的標楷體的字


那是興建萬善祠的過程,地方人士捐獻的資料


這樣的形式在多數寺廟中已是司空見慣


然而,在字海中還出現了「口湖牽水狀,煙火秀照亮夜空」的斗大標語


想當然爾是媒體的採訪報導了


 


做為廟寺,當然少不了有鳴鐘、大鼓


在牽水狀期間,每隔一段時間便敲送著撼動人心的隆隆聲響


雖然對某些人而言那是種噪音,但也是台灣信仰的特色之一


 




P1110723.jpg


6▲萬善祠內部景觀,供奉萬善爺、萬善媽等神祇


P1110724.jpg



7▲廟前的正門,並非傳統的門神,而是廿四節氣的代表神明


P1110729.jpg


8▲左側的大鼓


P1110730.jpg


9▲右側的鳴鐘


 


nEO_IMG_P1180677.jpg


nEO_IMG_P1180679.jpg


10、11▲兩旁的壁畫為口湖在地歷史、牽水狀及萬善爺傳說等畫作


P1110725.jpg


12▲小白板上除有捐獻的芳名錄外,尚有平面媒體的採訪報導


 


在萬善祠後方,有一間較為簡陋的小廟


主殿內也是供奉著萬善爺


在上文有說過,由於萬善祠交通不便,故分靈另建一廟供奉之


難不成這就是分靈的廟?


 


其實這是較早期的萬善祠,並不是分靈


該祠竣工於民國五十九年,花費近百萬元而成


也就是現今萬善祠之舊祠


地方人士協商的結果,便是保存歷史古蹟,再現口湖的歷史種種


因此才會在舊祠前方建新祠,即圖中的萬善祠新貌


 


萬善祠經歷多次修葺,也曾因風化而倒塌


現今之萬善祠不僅要抗風化外,尚需提防潛在的問題


P1110714.jpg


13▲在萬善祠後方可閱得一座小廟,此小廟為民國五十九建成的萬善祠




除了舊祠、新祠外,週遭亦有祠堂、納骨塔、紀念碑亭、萬善墓等建築


納骨塔位於舊祠左旁;萬善墓則位於右旁;祠堂則位於新祠前方,作為歌仔戲的表演場所;


紀念碑亭則位於萬善墓右側,這些都是只有萬善祠才有的建築


近年更動工興建萬善寶塔,將於今年(2010)農曆啟用


屆時信徒們可將祖先的骨灰安置於寶塔內




P1110698.jpg


14▲位於舊祠旁之納骨塔(萬善塔)


P1110708.jpg


15▲位於萬善墓旁之紀念碑亭(遠進亭)


P1110709.jpg


16▲位於舊祠另一側之萬善墓,在初八日當天佈置帷幕在其旁


P1110712.jpg


17▲帷幕下的萬善墓外觀


P1110717.jpg


18▲興工中的萬善寶塔


nEO_IMG_P1180643.jpg


19▲已於今年(2010)完工之寶塔,預計農曆八月啟用


P1110720.jpg


20▲位於新祠前方之祠堂,作為歌仔戲表演場所


 


不論是哪個建築,其門上的對聯皆是以「萬」、「善」開頭作詩


足可辨認出萬善祠的特色,只是各個對聯的內容皆不相同


 


nEO_IMG_P1180664.jpg


21▲萬善祠後方的萬善牌坊,是早期前往萬善祠(舊祠)所必經之處


對聯.jpg


22▲不論是舊祠、新祠,還是納骨塔,對聯均以「萬」、「善」兩字為開頭


 


雖然萬善爺、萬善媽已由早期陰魂升格為陽神,但「祠」的稱呼仍是沒有改變


這顯示出後代子孫在時代的變化中,還是保有對罹難的先人之追思


希望每年回鄉的子孫們,及尚在成長中的孩童們


都能記起這百餘年來,祖先為我們犧牲的教訓。


 


(後記:以上此篇若有對萬善爺、萬善媽不敬或有不對的地方,請慈悲赦罪!)


1 則留言 :

  1. 萬善祠在很久以前就蓋好了!! 你堂弟

    版主回覆:(07/28/2010 05:14:44 PM)


    "很久以前"的年代筆者就在上篇有說明了唷,先仔細把文章看過一遍吧!順便訓練你的閱讀能力。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