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雲嘉南沿海,那一片片分不清是魚塭還是海洋的瀉湖之中
出現了一條非常奇怪的道路
它的樣子,時而高高在上;時而凌駕湖上;卻又平易近湖
有些人甚至還搞不清楚,它究竟是那高速衝刺的高速公路,抑或是要戰戰競競才能通過的省道公路?
其實,它什麼也不是!
它,是全台灣中最易被忽略的道路-西部濱海快速公路-台61線
▲台61南段示意圖
台61線在南部的大部分路段採用了與中北部不一樣的設計:土堤立體交叉式
即是不採用高架橋跨過與其交叉的道路,也不採用被紅綠燈大神判煩得要命的平面交叉
雖然是土堤式,卻不若國道1號那樣一路平順地抵達終點。在沒有道路和它交叉的情況,台61就使用中北部的平面式快速公路
而遇到橫向道路,就直接抬升快速公路,以跨過橫向道路,隨後再把快速公路放下來
這樣的複合式設計形成時高時低的台61快速公路。行駛在路上像是一位年邁已久的登山者才剛氣喘呼呼地爬上山頂,馬上變成愛玩水的小孩,沿著高空滑水道滑下來。但台61的速度可達時速90公里。且此路段在台西七股非常多,只要稍微不注意,馬上又會有另一段不同的上/下坡呈現在眼前。
不管是正體的高架,還是為替身的側車道,這種設計卻如出一轍。
不過與那多得不像話的紅綠燈之新竹竹南段或是那一截截已成為汽車殺手的爛伸縮縫之清水龍井段比較起來
不論設計還是路面,本段實在好走太多、太多了。
在此謹代表用路人向負責設計施工的公路局西濱南工處及養護的各工務段致上最高的謝意!
▲台61線台西口湖段,本次記行從台西交流道開始。
本次記行從台61台西交流道/平交路口南下入口開始,直至台61南段臨時終點為止
其中也包括了先前冰魚大介紹過的七股段側車道
由於一口氣寫完一篇稍嫌過長,因此筆者依快速公路的型式來分成兩篇
此篇是台61台西七股段,也就是主線高架篇
現在,就用照片來一一詳述台61這特別的路段吧!
▲台西交流道/平交路口(台78與台61交叉處)
台西交流道/平交路口是台78的起點,由此可循台78直至國三古坑系統交流道,為雲林縣擔負起東西向運輸的使命。
但為何筆者要如此稱呼此交叉呢?雖然台61在雲嘉南段非常好走,但卻出現了一個致命路口
也就是上方照片前方,明明應該是標準的風箏型交流道,卻在兩條公路交叉的地方設成平交路口及紅綠燈!!
不論是南下或北上,這路口對長途車輛來說非常、非常的危險!!因為在用路人的印象中,台61南段都立體化了,這交流道理應也一併立體化。
但由不知道是那個多事的傢伙設計成這樣,在此提醒用路人要非常小心此路口及請當地神明保佑這裡不要發生任何車禍了。
後來公路局將台61/台78立體交叉列入東西向快速公路健全路網改善計畫之中,目前進度算是在進行之中,只希望動作可要加快再加快,把平面立體化真有這麼困難嗎?
▲台61與台78之交叉,其改善前後比較
▲台61/台78交叉路口兼紅綠燈,路面上可見那長長的煞車痕跡,橫向道路為台61
▲由台61往北上看去的台西交流道/平交路口,這裡應畫上幾段減速橫向五線以提醒用路人
▲前方紅燈號誌應再往前設置100公尺,且出口後方的速限應改為40公里
離開了那被罵到臭頭的平交路口後,我們才正式進入了快速行駛的狀態
從台西至口湖,台61在沒有側車道與路燈的陪伴之下,顯得形單影隻。
或許台61早已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但筆者認為要再多給它一些關注才是。
▲台61台西口湖段,靠近交流道的路段會像此圖設計成高架橋,其他路段則是先前介紹的土堤段
▲台61四湖交流道,採用大部分高快速公路的標準鑽石型(此為北上出口匝道)
▲台61與台17交叉,在此台61將與台17共構,此為北上方向,台17往前方走,台61則往右方匝道進入(此圖出自魯爸的部落格相簿 在此特別向魯爸致上最高的謝意!!)
上方照片的匝道筆者稱為口湖交流道北側交流道,也就是里程數為243k處
從口湖交流道開始,台17就會和台61同床共眠,啊...不,是同甘共苦
▲台61線口湖水井段
▲圖中前方為台17線,也就是被台61苦苦相纏的濱海公路,左方為進入台61的匝道
也是台61口湖南側交流道(南下方向)
不過在公總的地圖中,口湖交流道並未筆者所稱的北側、南側,而僅以里程來標示位置
事實上筆者認為應仿照國五宜蘭段的交流道命名才是。
但為什麼台17是被苦苦相纏呢?(某讀者舉手)
意思是在地圖中,特別是雲嘉南段的台17,總是被台61跨來越去
甚至奇怪的是,台17還得陪台61兜兜風
用公路上的術語來說,就是所謂的兩線共構,不過在此一條是快速公路,一條卻是普通省道
這樣要如何共構呢?
其實很簡單,在原有路基上將路拓寬,然後拆成四段,其中兩段做為快速公路的側車道,即台17
剩下兩段則是拿來興建快速公路,也就是後來的台61
若沒台61的加入,依筆者的兒時記憶,早期台17還只是小小的兩線道,與鄉道沒有太大的差別。
不過共構並不等於一般常聽到的共線,共線是指兩條省道(或縣道)共用一條道路,這與上述的情形是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以後請注意這兩種名詞的用法喔(教授不負責教課完畢)
▲由雲144鄉道(不是縣道,記者們請搞清楚!!)望去。上為台61,下為台17。左為土堤,右為高架橋
▲台61口湖水井段的風光(南下方向)
如果你常常經過台61口湖水井段,那你一定知道金湖、蚶仔寮、台子村、宜梧及水井等相關地名
別看它們好像互不相干,事實上在過去二百年以內,它們的所在居民曾共同合作,一直到現在每到農曆的六月初八,他們都會不約而同地開始請客、拜拜等活動。
而造成彼此合作的原因竟是在當時可稱為驚天動地的一場大水災!!
或許大多數的人聽過淡水在以前是個河港,但可能都不知道,台61口湖水井段以西的區域,以前也是個海港呢!只是由於泥沙淤積,不利商船往來,因而漸漸失去港口的功能
但此地人口仍是眾多,在當時可是很有名的港市!
那次水災就是發生在此區域發展興盛的時候,且發生在傍晚,以及水勢來得太急太快,一瞬間就吞沒了整個港市,所以很多人都來不及逃命就葬身在海水之中。據統計,死亡人數可能超過七千人,再加上水災後發生的瘟疫、饑荒等,又有將近三千人死亡。
因而當時的清政府特別撥庫銀前來賑災,並封為「萬善同歸」,當時上述地名的居民集結其力量,共同建成一草廟。這就是今日金湖舊港蚶仔寮開基萬善祠的由來(詳細網址)
而筆者的父親,就是那些居民之中的後代子孫,所以每到農曆六月初八,筆者的父親一定要回去他的故鄉,筆者的親戚們也會同時回來,一同參加這一年一度的大事,當然筆者如有空也會跟父親回去。
所以這也算是筆者的故鄉吧。
▲台61與台17共駕齊軀(右為台17),一同奔馳在雲林口湖的片片瀉湖之中(南下方向)
▲水井交流道北側出口匝道,此匝道是先前看到的往宜梧方向
▲台61口湖水井段,遇到橫向道路會將公路抬高跨過,並以無橋墩橋樑提示之(南下方向)
▲水井交流道南下入口匝道過後不久,便可看見專為台61設計的門型里程預告
台61在南段受到的待遇變得非常高級,里程牌仿照高速公路設置,還比高速公路做得更好!直接用門型架的形式讓用路人一目瞭然,早期只能開80公里,最近速限也提高至90公里了(雖仍不及兩條國道)
據筆者的觀察,台61南段除台西交流道/平交路口外,其實已具備了第三條高速公路的資格
看到這裡,讀者一定發現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台61的交流道是先在平面段設匝道,再將公路抬高,最後又放下來設匝道,在中北段有少許交流道也是如此的設計,不像國一國三那樣直接設交流道而不必考慮抬高拉低的問題。
或許平交匝道已經被批評得不成快速公路路形了,所以才設計得那麼折衷。
▲台61水井布袋段
▲台61雲嘉大橋,過了北港溪就要與雲林縣說拜拜囉!
▲台61鰲鼓交流道,此交流道只設南下出口及北上入口
在鰲鼓交流道以西地帶,是個一千多公頃的溼地,此為鰲鼓溼地,雖不及七股溼地那樣遼闊,但也成為一些保育類動物及珍貴鳥類的棲息地,鰲鼓溼地的一部分也是台糖東石農場的用地,所以台糖鐵路也延伸至此。
不過在大多數糖廠關閉及糖鐵停駛的情況,這條台糖鐵路也與台61一樣,成為了被忽略的道路們之一。只是台61上至少還有稀少車輛在跑,台糖鐵路則是幾乎找不到其痕跡了。
除此之外,台61南段附近還有一些溼地,除鰲鼓與七股外,尚有好美寮、青鯤鯓及朴子溪口等溼地
(詳細網址)
在溼地的北方,還有在中學課本上才會發現到的名詞:外傘頂洲
其實嚴格來說它只是類似河流上的沙洲,不過它是由台灣海峽與濁水溪及北港溪等沖積而成
由於受到附近沿岸流、洋流及東北季風的影響,外傘頂洲經常不時移動,有「會移動的國土」之稱
但近幾年沙洲的面積有縮小之勢,其所在地也成為雲嘉兩縣沿海漁權及管轄權之爭,為此兩縣府經常談不攏。因而讓爭議久久不消。
筆者認為應先撇下管轄權之議,先好好研究如何防止外傘頂洲消失在海面上才是應對之道。
(不過維基x科上有一有趣記事,即當初決定外傘頂洲由哪一鄉接管之事,兩鄉長竟以猜拳決定管轄權,結果是口湖鄉長輸了...)
離開是非之地,我們再回來到那忽上忽下的台61吧。
在過鰲鼓橋之後,台61與台17分離,台17往內陸方向靠去,台61則繼續向南。
且台61從分離處開始至布袋,皆設有側車道。機車族若不想在台17和大車爭道不妨可行駛這條捷徑。
▲台61東石一交流道,筆者認為應改為東石北側交流道
東石一、東石二交流道事實上是半套式的交流道
若把地圖上的兩個交流道拼湊在一起,它就是一個完整的鑽石型交流道
只是東石一在東石北方,東石二在東石南方(好繞口令...)
筆者認為也應照國五的命名法,改為東石北側、東石南側較為一目瞭然
只是此次記行並未經過台61側車道,目前尚不知側車道的指標設置情況罷了。
東石一二交流道段的台61,還是喜歡跑上跑下。
它雖孤獨,但心裡卻像個孩子一樣,何時我們也能像它一樣保有赤子之心呢?
在東石除台61快速公路外,尚有一條快速公路與台61交叉,即東西向快速公路-台82線
台82以東石為起點,往東與台61、台19交叉,至鄉道嘉45線祥和交流道,其中祥和至台19正如火如荼地施工中,預計98年9月通車,台19以西路段也正施工中,沒有意外的話會在101年完工通車。
屆時除了東石一、二交流道外,尚有與台82交叉的交流道,只是命名上將會遇到一些困難...
▲台61白水湖交流道前,此時剛過朴子溪與縣170的高架道路又跌回平面
一路上的景色都是那種分不清是海水還是河水的模糊水域,令筆者不禁幻想起自己在海洋上獨自行駛著只有在夢中才會實現的跨海高速公路
一切只剩下自己的車在行駛。無數的海水被自己所開的車一片片超過,以及必須戴著墨鏡才能看見的強烈陽光...
回到現實,不就有一條相似的公路就在眼前嗎?那廣闊如海的水域,車輛少得足以剩下自己一車行駛,陽光呢?不時在右旁照耀著我們,雖然不是艷陽高照,但也必須把厚厚的外套給卸下來。這種風情也只有台61上才能做到。
所以如果想體驗在海上開車的感覺,可以來走台61南段,包準讓你消除壓力、身心舒暢喔!
▲白水湖交流道匝道出口,此交流道是台61南段中唯一的平面交叉
▲由路面上殘留的標線可知,這裡曾經設下紅綠燈過,後來又消滅,與其交叉的嘉18鄉道也改以高架橋通過台61
通過白水湖交流道,當讀者還在品味著台61南段的風情時,此時的筆者發現到一個地方...
▲通車終點?
是的,台61已經來到了通車終點,由於布袋北側至布袋交流道段未通,因此必須從北側交流道接往聯絡道,再接上台17南下,之後還要再從聯絡道接上台61。
台61南段幾乎全線通車,但在布袋港段斷了一小截(500公尺)
據說是台61跨越布袋港之橋影響到當地漁船的行駛動線
因此漁民們起來抗爭,要求把台61的橋砍掉重練。不是獨裁的政府只得配合民意重新變更設計
除了抗爭是主因,尚有一原因一直纏著台61不放,即是經費及政府態度問題
這兩個問題決定台61往後的命運,如果政府當初能夠積極且老實地台61進行設計、施工,台61也不會成為那樣的半調子快速公路!
雖說要尊重民意,但一邊是全台用路人的民意,另一邊是在地居民之民意,如果你是政府,你會選哪一個做為優先呢?
好佳在西濱南工處已經開始施工台61布袋港段,預計100年5月完工,為台61打抱不平之際的同時也冀望南工處能早日完成這段短短500公尺的台61
▲台61線布袋段
▲布袋北側交流道預告
▲布袋交流道尚未完全開放,因此汽車行駛動線將會直接從主線匯出側車道
▲匯出後,接著馬上左轉衍接第三漁港聯絡道,在側車道上的機車也必須跟著左轉
▲聯絡道高架橋應未通車,這是由於第三漁港尚未啟用的緣故
▲左轉聯絡道後直行,便會接上台17,欲往台61請右轉
▲台17在布袋段的樣貌:雙向四車道約18米路寬
▲與縣道172共線後,不久就來到布袋聯絡道路口,此處右轉接台61繼續南下(機車亦可從此右轉)
▲布袋聯絡道入口,分隔島上均已設立前往台61的動線,機車也可從布袋聯絡道衍接上台61側車道
▲布袋聯絡道旁的海港小鎮風情
▲布袋聯絡道終點,前方直接接上台61,衍接處已經開始施工
▲用圍牆圍起來的台61主線,2年後筆者必將再來造訪一次!
▲台61布袋北門段
▲離開布袋港的台61,一路上盡是這種平易近湖的景觀,行道樹右方為側車道及瀉湖
台61布袋北門段,由於分段通車的緣故,先是從布袋通至南鯤鯓,南鯤鯓至北門在將近一年之後才通車,所以眼尖的讀者可以在南鯤鯓及北門交流道可發現其蹤跡。
離開布袋港後約3公里多,台61又爬升為高架橋跨過縣道163,再次與台17共構
▲嘉南大橋,右方溪水為八掌溪,側車道為台17
▲嘉南大橋後,台61再度降為平面,此時出現在中北段才有的綠黃相間防眩板
▲南鯤鯓交流道(只設南下出口及北上入口),由於台61分段通車的緣故,在路面上仍可見主線匯出的痕跡
南鯤鯓過後側車道台17隨即往南與台61分開,由於台61南鯤鯓-三寮灣並未設側車道,因此機車族請乖乖走台17南下吧!
又落得孤單的台61來到了北門交流道,這也是東西向快速公路-台84線的起點
雖是起點,但台84北門至西庄路段仍在收地、施工中,因此路牌有台84的部分先遮住
不過筆者卻發現,那些遮住的貼紙真的很禁不住強風...
▲不清楚且逆光的北門交流道路牌,由於貼紙滑落,台84就這樣露餡了(且還是藍盾牌)...
▲冒著極大風險用閃光燈拍下的路牌,這面台84倒是用綠色貼紙遮住
路面及路牌上都可見到台61曾通車至此的痕跡
▲北門交流道,採用喇叭型交流道,總算是有高快速公路的樣子了。
▲台61北門將軍段
▲台61旁的瀉湖一景,這裡離海岸還有約2公里的距離
▲三寮灣交流道,又回復成最先開始所述的設計
▲台61線常見的主側車道轉換路段,唯一不同的是台61將會拉起跨越縣道174
台61北門七股段原有可能在布袋北門段通車後隨即通車,但當時的台南縣長發現原設計的台61將軍溪橋及七股溪橋會影響北門及七股瀉湖的生態景觀,因而要求停工並變更設計為大跨徑景觀橋,因此北門七股段才會延至2007年11月才通車。(在地縣長的力量還真大...)
其中將軍溪橋為懸臂式橋樑,七股溪橋使用加勁式橋樑,兩者都是盡量減少在溪流上的落墩,以降低對當地生態的衝擊,不過筆者認為在台61進行設計時就應該兼顧當地生態需求,而不是設計好了才來關注。
至於新聞稿上所說的融合當地生態環境,而在欄杆上加上一些潮間帶生物的圖騰等設計,筆者因開在主線上,較無法細細觀賞那些特別的設計~
▲將軍溪橋,有興趣的人可前往此橋好好欣賞
▲台61290k里程牌,這回難得見到它在防眩板上
▲將軍溪橋一景,遠方即為將軍溪出海口及北門港沙洲
▲將軍交流道,繼北門交流道之後第二個正式的高快速公路型式交流道,也是主線最後一個交流道
▲台61下方的西濱聯絡道,往前而去則是將軍漁港
從台61布袋至七股段,若有心人可發現附近皆有一座座的鹽田,這是在四百年前就有的情景,明鄭時期即有曬鹽的事紀,到日據時期建立規模,最後的民國60~70年代是全盛時期,當時從彰化到高雄,連台61都還沒有計畫之際,都有鹽場的蹤跡,曬鹽的年產量是二十萬公噸至三十萬公噸,員工則有三千多人,在當時可算是與糖業相提並論的產業。
只是後來受國際鹽價、人工曬鹽成本過高及台灣天氣不適合曬鹽等因素影響,負責鹽場的台鹽公司陸繼關閉鹽場,七股鹽場是最後關閉的鹽場。成為往後人們所稱的"鹽山"
不過現在鹽場雖已關閉,台鹽卻將曬鹽歷史及用具等集其大成,建立一座鹽業博物館,位置離台61七股交流道預定地不遠。(詳細網址)
▲艷陽照射下的七股瀉湖,若沒有那一條條的土堤,還有可能誤為是開在海上
▲台61最後的里程預告,同時台61主線將會通車至七股交流道預定地
由於篇幅有限,筆者在此先打住台61,而後交給側車道篇接續。
綜觀台61雲嘉南段,風景果然與中北段有很大的不同。
除了那一片片分不清到底是海水還是河水的瀉湖外,尚有一畦畦的白色鹽田,為孤單的台61多添了一些應有的藍色與白色。
而且台17扮演了客串的角色,隨時前來慰問慰問台61。
台61很孤單嗎?也許是筆者被第一印象給誤導吧。
許多人還在擔心自己的飯碗及經濟何時才會復甦的時候
筆者卻顧慮著台61以後會不會被平面化了?
當然以目前公路局的態度,它是不會再讓台61平面化,畢竟這是個以民意為主的時代。
所謂的平面化,是指海平面上升,地層持續下陷的情況。也就是說,以台灣海平面上升的速度而言
未來幾十年後,中南部沿海地區將會直接泡在海水裡。而台61部分路段也不能倖免這樣的命運。
所以除了為台61感嘆它不被重視以外,還得顧慮以後那暗潮洶湧的海水。
未來它會不會也像某水池中只剩下電線杆的道路一樣?這就不可得知了。
請點我進入觀賞更多照片
延伸閱讀:
一直有在期待您這篇大作
回覆刪除年假附近也跑過這麼一趟
怎今天讀起來還是很新鮮
最近走台61都有重機族
每次都會遇到的呢
版主回覆:(06/06/2009 09:06:02 AM)
自從公路局頒布快速公路可行重機後,快速公路便多了一些人影及重機影~
不過記行當天後生並未看到任何重機,連汽車都幾乎很少
可見這條道路的使用率並不高
但行駛在台61可說是一大享受!!沒有後車逼迫的壓力,又有海日一色在旁,是專屬於台61的海上荒野公路之美。sp大有空也來好好感受感受吧!
讚!用"最容易被忽略的公路"~有一種欲"認"還休的神秘感!
回覆刪除其實台61我也好久沒走了 只記得前幾年去過布袋吃海產前 有從北門交流道沿途抵達布袋交流道
那時心想有了這條快速道路 那真是非常方便~
不過話說回來 C大紀錄的台61雲嘉南段 幾乎見不到車潮
果真是所謂"被遺忘的公路" 看來這條路公路局該把它打個廣告才行!
說真的 小弟實在是不及C大寫文章所抒發的絕妙佳辭
特別是此文還有"分段"貼出路網圖 這兩點小弟真的要好好領教 更佩服C大的磅礡大作!
版主回覆:(03/25/2009 04:09:22 PM)
台61在六輕以南的路段幾乎可說是見不到任何車輛,就連台61的常客-大貨車也懶得去理它
可見台61只要少了工業區的光環,便顯得一無是處
但是台61卻提供了可以釋放心情的好地方,這點不論在主線還是側車道上都是一樣,而且也是其他公路所不及之處。
分段路網圖是後生覺得如果只貼出照片,在地域解說上並不會很清楚,不過頭一次製圖也花了不少天來製作。未來可能會把範圍縮小一些,以減輕製圖壓力。
x大的文章也不賴呀!!簡短有力的文句,一切盡在照片之中,這是愛碎碎唸的後生所做不到的。且x大在短短一個禮拜之內寫出三篇文章,其發文之快更是讓後生覺得要好好學習才行!
就讓我們彼此加油吧!
太勵害了,給你拍拍手。你真的是公路超級達人啊!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3/26/2009 10:58:54 AM)
實不敢當,您能與令郎親自徒步環島且又用單車環島一次。這是目前的後生所做不到的。
後生還得向您多多學習呢!
西港其實不是指西港鄉,而是61跨過曾文溪後的地名---台南市安南區的西港,可建議公總將此里程預告貼住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3/26/2009 09:46:49 AM)
orz
後生已經反映給公總了,待會再來討論區上做修正吧!
不過這個西港應改為港西才對,公總怎麼會出這麼大的紕漏呢?
西濱快在雲嘉南路段品質的確不錯~比起中北部算是好很多了。日前,毛部長巡視雲林也答應會積極趕建台西IC,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如果台西IC改建以及布袋跨港高架完工後,西濱快南段就幾近完美了。另外看C大的照片發現,若走台78西行,欲在台西IC左轉台61南下,似乎必須先通過台61主線的紅綠燈,然後走到底的丁字路口才能左轉南下。我在想會不會有駕駛人直接在台61的路口就直接左轉了?當然這問題在台西IC改建後應該就會消失啦~另外還發現,十二條東西向快速公路,目前只有北部路段的台64/66能直接銜接西濱快,中南部的東西向目前除了台78外根本無法直接銜接台61(或許這也是台61目前車流量不高的其中一項原因)。而台82依照公總的計畫,往西延伸到東石應是指日可待,只希望能夠在台82和台61交叉處興建一處大型的系統交流道,以免又像台西IC那樣,完工後又要再浪費一次公帑改建!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3/25/2009 04:04:04 PM)
你說對了!就是要過台61/78的交叉紅綠燈,然後才能左轉進入台61南下。父親還表示怎麼不能直接左轉?(orz)哪有人把好好的交流道設計成這樣的?
不過政府官員說要趕建,倒是沒給出詳細時程(開工、完工日期),這樣還不能給身為用路人的我們一個交代。
台84也正在推動中~屆時兩條快速公路衍接台61的工程完工後,台61才能發揮它兼具第三條高速公路的功能。
台82與台61交叉處,只要公總的計畫別又被鄉愿的民代打亂就好,且民代們也應重視用路人的立場,不能一味只考慮自己立場才是!
另外這篇文章的最後一張照片,台61的里程預告顯示"西港17"?台61應該沒有經過西港吧!?蠻好奇為什麼公總會如此設置?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3/26/2009 03:27:38 AM)
感謝下面第6篇kagami的指正,此西港非指台南縣西港鄉,而是指台南市西港
不過依後生手上的資料,西港應改為港西才是。
希望台61線完工後真的能分擔起現有兩條高速公路的車流,要不然使用率這麼低看了真的是很叫人無言..(更別說讓台十七線更加沒落)
回覆刪除另外和台十七線一路「纏綿」的部份,在下有一點感到相當奇怪:台十七線唯獨在宜梧這個地方沒有和台61並行,反而是進了聚落內,不曉得C大知不知道此處是否有側車道供平面車輛行駛?(在下只記得每次經過必會進入宜梧,未特別注意其他事情XD)
C大這篇真的寫得很詳盡,沿線風情歷史盡攬筆下,期待您有更精彩的作品!
版主回覆:(03/26/2009 10:56:56 AM)
台17在宜梧的走法是原路線,後生曾經過此地,原路線上還有台17的里程牌
台61的線型是後來的走法,當然也會有側車道提供給機車行駛
換句話說,台61走的是外環道,台17則是進入聚落。這種走法通常是一條省/縣道改線前後的走法。兩條路同時上演此走法還真是絕無僅有啊!
台61線北側布袋交流道
回覆刪除由於是通車路段終點
必須"強迫"匯至台17線
由於若想續接台61線繼續南下
必須在台17線路口右轉 版大也有在內容中提出
但先前新聞有說
警察喜歡躲在那個路口轉彎處過去幾十公尺的民宅小巷旁 那是個視線死角
待有違規車輛一出現 立即攔下告發 而且是由三個不同派出所輪流執勤
因此我認為 台61線目前在布袋的狀態 等於給了交警賺罰單的機會
不知版大有沒有看過? 另外 版大對於此事看法如何?
版主回覆:(03/27/2009 04:47:03 PM)
您所說的是否為以下照片的右手邊呢?
http://canandmap.pixnet.net/album/photo/113661878
由於當天行程因素,沒有在此多逗留
後生也不清楚那地方的詳細情形,只好請用路人再多多注意此地了。
對於此事,後生認為聯絡道上應設立警告標誌或告示牌,以提醒用路人保持一定時速。
後生也認為是行政機關溝通的問題,警察應不只顧著做考績,同時也要告知公路局這個潛在的問題,只是此舉沒有任何回報(反而更花時間與金錢),以世俗人的眼光看是不會去做這種事的。
我在觀看文章的照片時
回覆刪除發現有張布袋北側交流道的照片上面的路標
寫的是"布袋 右線"
這是指離出口還有1公里
但到了下面一張
出口分道槽前的路標
竟然完全被遮住
下一出口路標被遮住也就算了(因為前方還未通車)
沒想到竟然連出口路標也被遮住
僅露出一個"漁"字
而且仔細觀察
並根據下面內文章內容判斷
此路標應該是寫"第三漁港(向右上的箭頭)"
這好像有點矛盾吧?
出口上游一公里的路標明明寫的是"布袋"
到了出口 路標卻變成"第三漁港" 而且還被遮住
前後完全不一致
版主回覆:(04/02/2009 10:44:31 AM)
您眼睛真利,一下就發現這個矛盾的地方
不過由於此交流道目前尚處於半開放的狀態,且第三漁港並未啟用
因此後生並沒有直接點破此點,所以就暫不反映給公總了(不過那些貼紙實在不適合用在海邊風速較快的地方...)
或許等100年時,台61布袋段通車後再過來好好觀察吧!